发力创新谋起跳 动能转换闯新路

记者深入宁夏多家装备制造业企业发现,在当地因煤而兴、资源依赖性较强的装备制造业领域,一些企业效益下滑,普遍感到发展压力大,但得益于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指引,一批企业正依靠积蓄的创新动能,走出从“制造”向“智造”转型新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中国智造拼市场赢话语。 
   
  负重起跳打破路径依赖 
   
  宁夏在祖国的工业版图上有着鲜为人知的骄绩:大到风云一号、二号人造卫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座核反应堆、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航母,小到西门子、通用汽车等国际知名品牌,都曾使用宁夏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和技术。这些骄人的成绩,让宁夏在我国装备制造业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 

  因煤而兴的石嘴山,宁夏的第一吨煤、第一度电均出自这里。坐落于此的宁夏维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起步时只有30万元和7名员工,主要产品是煤机用铸件,技术含量并不高。近两年来,在全球制造业持续低迷和宏观经济形势下滑的不利形势下,一些煤机制造企业面临开工不足,导致停产或半停产,维尔铸造昔日的支柱产品煤机铸件销售已大不如前。“去年煤机销售额达6000万元,今年可能减少一半。”维尔铸造董事长王小宁说,即便如此,从目前订单来看,企业今年产值翻番达4亿元很有信心。 
   
  这家铸造企业的自信,源于企业自主研发的液力缓速器球墨铸件叶轮和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工业机器人零部件。“将每吨3000元左右的原料加工成煤机铸件,售价不过1万元,而加工成液力缓速器关键部件,折合每吨售价10万元。”王小宁说,不断创新和科研攻关使“傻大黑粗”的铸造业变身提供精密定制服务的“窈窕淑女”,不仅打破国外对我国相关领域的技术封锁,还拥有了如ABB等国际客户。 
   
  维尔铸造并非个例。宁夏德信恒通管业公司此前主要生产煤炭筛选相关产品,在煤炭“风头正劲”之时,公司董事长张勇将主业转向石化天然气、造船行业所需的特种压力管道。“转型就是二次创业,虽然很难,但我们靠邀请国内著名管道专家院士和大学教授来做技术支撑,开发出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钛材管件,目前已获3项发明专利。”张勇说,转型需要的勇气比壮士断腕还要大,企业产值从2014年的3600万元跃升至去年的1.2亿元,目前正与印度、阿联酋等地客户接洽合作。 
   
  抱团取暖招创引智化“包袱”为财富 
   
  宁夏天地奔牛集团是一家以煤机生产为主的大型企业,受大环境影响,企业产值与利润均有下滑。在石嘴山市市委、政府的协助下,集团与维尔铸造集团签订协议,利用维尔铸造精密合金铸造优势和天地奔牛机械加工制造、产品组装优势,在双方转型升级中共同研发新品开拓市场。 
   
  “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双方研发实力,提高工人有效工作小时,对企业利润和员工工资都有提升。”天地奔牛集团工艺研究所总工程师金培武说,只有创新才能让企业脱颖而出,强强联合定会迸发强大创新力。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创新型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宁夏在内联的同时,加强外引,使人才成为区域、行业发展助推剂。 
   
  宁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主要负责人曾带队赴京揽才,推动宁夏石嘴山市、银川市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当地产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与交流。宁夏大学围绕煤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战略,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柔性引进院士、专家等方式,以畅通企业需求与智力供给渠道,打通为科技创新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智能制造助“中国创造”占领高端市场 
   
  在宁夏吴忠市,由我国流程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控制阀行业的龙头企业——吴忠仪表有限公司投资30多亿元建设的自动化仪表产业园正在加紧施工,园区建成后ABB等行业巨头和相关产业链供应商将进园配套,大大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和效率。企业通过柔性引进行业内美国顶尖专家,设立美国研发中心,依靠“内外脑”强大的智力支持,企业每年至少研发出10项新产品,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员工人均产值也由8年前的13万元提升至2015年的150余万元。 
   
  “下行压力影响下,企业产值年均增长20%,得益于科技创新和销售、采购、技术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通过‘互联网 ’带来的信息化浪潮,企业成本每年降低3%至5%,虽然整个市场份额在缩小,但高端市场份额却不断扩大,我们正是抓住这一机会,不断加强智造升级不断占领高端市场。”吴忠仪表公司总经理马玉山说,市场不在乎你是东部企业还是西部企业,看的是你的研发实力、产品质量。 
   
  “宁夏重工业比重大,制造业历史久,但随着这些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老企业、老行业正焕发出新活力。”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巡视员陈志清表示,虽然受煤炭、矿山机械和数控机床行业市场因素影响,行业运行条件不利,但去年宁夏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60亿元,同比增长23.8%,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8.6亿元,同比增长23.6%,比全国装备制造业增速高18.1%。 
   
  马玉山、王小宁等人表示,装备制造业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占领高端市场是制造业突围的最佳机会,未来10年将是中国制造的黄金时间,而目前正是制造业腾飞的最佳时刻,围绕高端、创新、智能互联网,中国智造定能在更广阔的区域内占领市场。